4月14日下午,主题为“奔跑吧,博士后”的博士后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会在分子楼103举行。本次活动由博士后联谊会主办,邀请了张献龙教授、殷平教授、贺兰副研究员以及肖志东博士,从基金申报评审重点、博士后生涯规划、博士后成长、博士后管理服务与学术职业发展等几个方面为大家带来精彩报告。来自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博士后、研究生等聆听了报告,进行了热烈交流。
张献龙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基金申请的基本情况,对“限项”等新规定做出了解释,并从评审专家角度给年轻老师、博士后们在基金项目的方向选择上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同时,他对于基金申请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举例说明,着重强调了学术诚信的重要性。最后,对于申请书的撰写,张献龙提出两种模式:自我意识主导的撰写模式和文献主导的撰写模式,供大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殷平结合自身经历,做了博士后职业生涯规划的报告。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选择做博士后的初衷,“因为喜欢学校,是做科研的必经之路”,获得了在场许多博士后的共鸣。对于怎么做博士后殷平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简单可以概括为“9-11”,即早上9点-晚上11点的工作模式,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唏嘘不已,感叹夺目成果背后的付出和积累。
贺兰副研究员从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视角给大家分享“女汉子”是如何炼成的。她着重提到了三个沟通的重要性,即:与导师沟通,与团队成员沟通,与家人沟通。处理好上述关系,是顺利完成博士后阶段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也为日后的科研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人事处肖志东博士做了题为“博士后管理服务与学术职业发展”的报告,从管理视角谈学术职业发展趋势。肖志东将博士后们定义为学校的“ research staffs”,肯定了博士后的在站工作和科研产出;从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他对博士后们提出了职业发展建议,希望大家能够顺利完成在站工作,取得好成绩。
据悉,博士后联谊会是学校博士后群体的自治组织,于2014年12月正式成立,着眼于加强不同学科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发挥博士后群体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科技学术优势,促进博士后与校内外的沟通和交流。博士后联谊会将根据需要,定期举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