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学校博士后联谊会在第三综合楼C302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稻虾共作土壤重金属微界面形态转化”的学科交叉论坛。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稻田复合种养研究团队博士后刘天奇和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团队副教授熊娟,同线上线下50余名师生,从新型稻田复合种养模式和农业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学科交叉角度分享了相关研究工作。
博士后刘天奇介绍稻虾模式氮平衡研究进展(通讯员 刘敏 摄)
刘天奇介绍了团队在稻虾共作模式土壤氮循环方面的研究进展。稻虾共作模式由于小龙虾挖洞等活动,以及人为石灰等消毒杀菌剂投入,致使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相比水稻单作模式有很大差别。借助13C饲料-SIP示踪技术发现稻虾模式土壤氧化还原特性的变化会影响氨氧化等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群落代谢,通过构建15N-作物根际氮吸收模型,研究发现稻虾模式显著提高水稻根际铵态氮供应速率,并显著促进水稻氮吸收。
熊娟结合稻虾共作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从重金属微界面转化过程化学形态模型模拟角度,结合氧化铁—腐殖酸体系Pb吸附线性叠加模型,分析了稻田复合种养模式重金属污染治理相关研究进展。熊娟在农业资源与环境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土壤多组分的元素界面过程及其化学形态模拟研究。
熊娟副教授与现场师生互动交流(通讯员 刘敏 摄)
参会师生围绕两人报告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据了解,在耕作学和土壤学学科交叉领域,双方团队在稻田复合种养方面开展了长期研究合作,前期研究成果得到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立项支持,并为十四五“长江中下游坡耕地红黄壤与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项目研究奠定了基础。
“学科交叉论坛”作为学校博士后联谊会品牌活动,将进一步突出不同团队交叉研究的优势,搭建博士后学术交流平台,发掘孕育创新性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