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男,油菜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世界油菜杂种优势研究和利用的开创者。广东省郁南县人,1938年9月生。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曾任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林学部主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油料作物生产顾问组组长,2005-2009年任国际油菜理事会(GCIRC,巴黎)主席;现任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当选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个人履历
傅廷栋院士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和教学工作60余年,在油菜杂种优势研究和利用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取得许多重要成果:
1. 1972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cms),被国际上认为是“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类型”。他及其研究组对Pol cms的遗传、分类、恢复基因分布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深度、广度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Pol cms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育种实践,在世界上油菜杂交种实际中应用的第一个10年(1985-1994),世界各国共只审定(注册)22个油菜三系杂种,17个注明不育系来源,就有13个是利用Pol cms育成的。目前中国种植的油菜三系杂种中,50%以上仍为各单位用Pol cms育成的杂交种。Pol cms还被国内外转育到大白菜(陕西)、小白菜(江苏)、青花菜(Yorrow)、红菜苔(湖北)等十字花科蔬菜上。
2. 1975年,在国内首次育成甘蓝型油菜271等自交不亲和系及其杂交种,并育成自交不亲和系的保持系、恢复系,实现自交不亲和系“三系化”制种,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9年在芥菜中发现一个与Pol cms、Ogu cms(萝卜质不育)等完全不同、而不育性十分稳定的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au cms,2006年3月通过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与这一材料相关的技术获得了5项发明专利,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十字花科作物育种实践,选育出一大批蔬菜杂交种。
3. 1982年,他根据国内外双低育种中存在的品质与产量的矛盾,提出“杂优+双低(低芥酸、低硫苷)”策略,促进了我国油菜品种从传统双高油菜向双低油菜的更新换代。目前我国双低杂交油菜面积已占全国油菜总面积70%左右。1990年以来,他育成并通过审定15个优质杂交种已累计推广约1亿亩,其中华杂4号是我国2001-2004年连续四年推广面积最大油菜品种。华油杂62号近年来被农业部和湖北省推荐为主推品种,是近五年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几个品种之一,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00万亩,已被引种到蒙古国。育成的优质“华杂”等系列品种共57个,平均年推广面积约1000万亩,累计推广超2.5亿亩,创造经济效益约75亿元。
4. 前瞻性地开创油菜抗根肿病育种,育成我国第一个抗病油菜杂交种。油菜根肿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近年来在我国迅速蔓延,仅四川省发病面积在300万亩以上,由于土壤酸化和机械跨区作业加速病菌传播,该病害正在向长江中下游迅速扩散。他与团队其他研究者合作,2016年将华油杂62转育成抗根肿病油菜杂交种华油杂62R,2017年2月专家现场考察,对照品种(不抗品种)发病率95%以上,抗病杂种发病率仅1%左右,抗性表现突出。华油杂62-R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抗根肿病4号小种(我国主要生理小种)的油菜杂交种,正在湖北等地示范推广中。
5. 1999年起,开展了“西北地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的研究”,育成我国第一个适用于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的专用双低杂交种“饲油1号”,粗蛋白含量达20%(干基)。与甘肃省农牧厅技术推广总站及全国农业推广服务中心合作,在甘肃、内蒙、新疆进行中试、示范,于2000年、2003年分别通过甘肃省和农业部科技成果鉴定。利用北方秋闲地和南方冬闲田复种一季饲料(绿肥)油菜,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又增加大量优质青饲料、增加耕地绿色覆盖。他主持农业部、湖北省饲料油菜项目,随后又选育出饲料油菜专用品种饲油2号和饲12P38,集成了饲料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和青贮技术,研究了饲料油菜的饲养效果。先后在东北、西北以及湖北等地召开饲料油菜现场会15次,建立百亩以上示范点/片64个,累计推广麦后复种饲料油菜300万亩以上。2016年在湖北、河北、内蒙等地召开了6次饲料油菜现场会,现场测产饲料油菜亩产3.5-5.5吨,专家认为,饲料油菜具有耐低温、生长迅速、生物量大、营养品质好(干基粗蛋白含量20%)成本低等特点。对解决冬春饲料缺乏,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现实意义。
6. 2005年起,开始探索利用耐盐碱油菜改良盐碱地的研究。筛选出华油杂62等一批耐盐碱油菜品种。育成了“饲油2号”等一批耐盐碱的、适合麦后复种的优质专用饲料(绿肥)油菜新品种。这些品种在盐(NaCl)含量0.6%-1.2%的山东东营、天津、浙江苍南、江苏大丰等围海荒地,以及新疆石河子内陆盐碱荒地(pH值10.2-11.2)、吉林白城苏打碱地(PH值8.78)均能正常生长;已在新疆石河子、黑龙江省大庆、内蒙巴彦卓尔市、吉林白城、山西朔州、天津滨海新城的盐碱荒地示范面积超过1万亩。他开展了盐碱耕地种养结合生产模式探索。在山东东营等地的试验表明,油菜有很强的消纳畜禽粪污能力,利用猪粪(牛粪)沼液可进一步提高油菜生物量。饲喂饲料油菜后的公牛、公羊产精量增加幅度达到12%-30%,对提高牛羊繁殖能力、改善母畜和幼畜健康作用非常明显,且对牛、羊、猪、鹅增重及肉质均有明显改善。这种利用盐碱地种植饲料油菜建立种养结合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养殖企业粪污处理问题,还能为养殖业提供优质饲料,为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及产业化研究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7. 著有“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等专著,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油菜起源中心与三系选育有密切关系”“作物主效基因控制的优质性状绝大部分为隐性性状;抗病性则相反,主效基因控制的抗病性,绝大部分为显性性状”“杂交油菜的‘源、库’是过剩的,要进一步提高杂交种产量,要协调‘流’的问题”等科学观点,得到国内外同行较高的评价。培养了硕士和博士毕业生近50名,有些已成为农学学科的骨干力量或学术带头人。
傅廷栋投身油菜科研一线60年,先后获得了国内外一系列奖励和荣誉。“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的研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现与研究” 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蓝型低芥酸油菜雄性不育三系杂种华杂2号的选育与应用”获199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系及其优质杂种的研究、选育与利用”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华杂3号等品种的选育与应用”获1996年首届“亿利达科学技术奖”。1978年、1992年两次被湖北省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1990年、1993年分别被农业部、劳动人事部授予部级、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际油菜科学界最高荣誉奖—“GCIRC杰出科学家”奖章,他是该奖成立20年来(每4年奖1人)全世界7人中唯一亚洲学者,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1996年连续两次被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财政部表彰为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有突出贡献人员,1992年,分别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农业部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5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7年当选党的十五大代表。2001年获湖北省政府最高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和科技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被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科技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农业科学奖,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获印度MRPC第一次向国外学者颁发“油菜研究终身成果奖”。2008年获农业部“中华农业英才奖”,湖北省“改革开放30年,影响湖北30人”,武汉市“农业特殊贡献奖”等奖励。2009年获科技部“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称号,同年当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荆楚人物·功勋湖北100人”,同年农业部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2014年当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2021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